萧县林长制改革激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步入“快车道”
2021年以来,萧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,紧紧围绕林长制示范区建设和“五大森林行动”,推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各项任务快速落地生根,以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速增效。
构筑责任体系。持续强化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。23名县级林长包保23个乡镇,实现15个林业重要功能区县级林长全覆盖;建立总林长令指令制度,及时发布并落实县总林长令命令。强化履职解决实际问题。县级总林长专项督查石质山攻坚造林2次,开展森林防火总督导1次,县乡村三级林长累计开展巡林巡查1600余人次,其中县级林长协调解决重要问题16件。
拉紧责任链条。按照《安徽省林长制条例》,建立和完善林长巡林巡查制度,不断提升林长履职能力并取得实效;持续完善和落实“五个一”服务平台。建立县级功能区年度基础档案15个,落实规划施策15个,落实“一林一员”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799人,落实“一林一员”林业科技常规化服务38人。
推进“五绿”突破。综合治理“护绿”。严守生态红线,完成皇藏峪等三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、勘界和总规编修工作。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并全部通过市级销号验收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和联合执法,救助、放生野生动物10起;多点发力“增绿”。巩固“国家园林县城”和“省级森林城市”成果,完成人工造林7315.4亩,退化林修复14185.4亩,森林抚育12002.2亩,封山育林10000.9亩,完成1个森林城镇、6个森林村庄创建、 23个“百村万树”村庄绿化,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。编制《萧县碳汇森林行动实施方案》,与上海森淮公司签署碳汇战略合作协议;强化责任“管绿”。实施行刑有效衔接,查处并移交涉林刑事案件1起,办结森林督查案件4起;发展产业“用绿”。助力服务全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,扶持并获批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;创新思维“活绿”。发展绿色金融,落实林业贴息贷款220万元;落实公益林、商品林森林保险应保尽保,生态护林员保险全覆盖。
强化护林队伍。落实网格化管理,完善细化县护林大队、乡护林中队、村护林小队,开展生态护林员“奋进年”活动,评选县级最美护林员3人。制定《全县生态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》,落实林长制基础网格,形成统一布局、三级负责、属地管理、覆盖全县的森林资源管理网格和护林员管理体系。
文章来源:安徽省生态环境厅
相关推荐: